很多學生在考試結束之后,總是慨嘆時間不夠用,尤其是對于片段閱讀,文字較多,信息量很大,不知道在這一分鐘以內如何才能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向同學們傳授一些閱讀的技巧。
片段閱讀的題型多樣,我們以主旨觀點題為例進行說明。拿到題目之后,我們首先通過問法識別出考查的題型為主旨觀點,之后就要從文段中找到作者的主旨觀點。對于主旨觀點題,很多同學習慣于將文章通讀一遍,勾畫出其中重點語句,然后再去看選項,根據文段意思選出最為適合的一項。這個方法沒有問題,但并不適用所有的題目,因為會耗費很長的時間,那究竟該怎么去做呢?其實,讀完題干的問法后,我們可以用2-3秒的時間掃描一下選項,大致了解各個選項的意思,然后再提通讀全文。這樣就可以的達到的效果,而這就是主題詞篩選法的妙用。
所謂主題詞,就是文段所重點論述的對象。一般有兩種呈現方式:高頻詞和關鍵句的重點論述對象。一個文段的主旨句包含主題詞,反之也是如此,如果一個選項沒有包含主題詞,那這個選項不是主旨句,可以瞬間排除。所以,我們掃描完選項之后,如果這四個選項的主題詞是各不相同的,或者至少有兩個選項的主題詞不同,那么就可以根據文段的主題詞排除選項,而不需要具體去看選項表述的內容。
例題1:人類很早就知道城墻的防御效果,從往今來,不知上演過多少隔墻而戰的攻防戰役。蒙古人開始征戰世界時,善于野戰的游牧騎兵團對攻城戰束手無策。但蒙古人善于學習,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戰術,并將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來綜合使用,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許多固若金湯的城池都被摧毀了。歐洲當時那些較薄的城墻,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擊,特別是蒙古人開始使用多種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壞性。從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進,城墻的作用就逐漸從人類的歷史中消失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蒙古兵團是怎樣征服歐洲的
B.城墻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戰中發揮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團是如何調整戰術的
這個題目根據問法可以判定考察的是主旨觀點題,掃描選項發現四個選項的主題詞各不相同,A項說的是蒙古兵團,B項說的是城墻,C項說的是火器,D項說的是蒙古游牧兵團。這時候回去閱讀文段,可以讀出文段的高頻詞是城墻,即文段的主題詞是城墻,所以正確答案為B。這樣去做題,速度是非?斓。
1 2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