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人事考試信息網為大家提供2021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習題(一)。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技巧關注南昌教師招聘網。
一、單選題
1.教育活動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而且存在于人類社會之外,甚至存在于動物界?梢哉f,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教育的繼承、改善和發展。這種主張屬于( )。
A.心理起源論 B.勞動起源說 C.生物起源論 D.神話起源論
1.【答案】C。解析:生物起源論認為人類教育起源于動物界中各類動物的生存本能活動。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根據題干的描述,教育起源于動物界,因此,該主張屬于生物起源論。
2.被稱為“近代實驗科學的鼻祖”的是( )。
A.培根 B.夸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盧梭
2.【答案】A。解析:培根被稱為“近代實驗科學的鼻粗”,首次提出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3.“我敢說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出自( )。
A.《大教學論》 B.《教育漫畫》 C.《愛彌兒》 D.《普通教育學》
3.【答案】B。解析:題干中的話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話》,體現了“白板說”的觀點。他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后天,并日得出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的結論。提出“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的觀點。
4.有這樣一位教育心理學家,他關心教育質量于教育目標,主張搞好中學課程設計,提出“任何學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種形式,交給任何年齡的任何兒童”。這位教育家是( )。
A.贊可夫 B.布魯納 C.蘇霍姆林斯基 D.杜威
4.【答案】B。解析: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著有《教育過程》,他主張“無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他還認為:學科結構要與兒童認知結構相適應,提出了“任何學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種形式,教給任何年齡的任何兒童”。他特別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倡發現學習,贊可夫提出發展性教學,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巴班斯基提出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杜威提出兒童(活動、經驗)中心主義課程理論。
5.蘇聯教育家贊可夫在教學與發展實驗中,提出教學過程就是促進學生的( )。
A.一般發展 B.特殊發展 C.全面發展 D.個性發展
5.【答案】A。解析:贊可夫的《教字與發展》以學生的一般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提出了發展性教學理論的五條教學原則,即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理解學習過程、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
6.語文教材中選取唐詩,宋詞、元曲等名篇進行學習,這體現了教育對文化的( )作用。
A.傳遞和保存 B.傳播和交流 C.選擇和提升 D.更新和創造
6.【答案】A。解析:教育具有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者將人類積累起來的文化傳遞給受教育者,從而使他們能迅捷、經濟、高效地獲得人類創造的精神文化財富的精華。與此同時,教育將人類的精神文化財富內化為個體的精神財富,教育也就有了文化保存的功能。題干所述體現了教育對文化的傳遞和保存。
7.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秾W記》中的“時過然后學,雖勤苦而難成”這句話反映了人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 )現象。
A.關鍵期 B.依戀期 C.混沌期 D.最近發展區
7.【答案】A。解析:關鍵期是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于形成的時期。在關鍵期內施加教育影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意為過了適當的學習時期才去學,雖然努力苦學,也難有成就,反映了人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關鍵期現象。
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這句話反映了下列哪種因素對人發展的作用?( )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社會活動
8.【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話出自《荀子·勸學》,大意為干國、越國,夷族和貉族的孩子,生下來時他們的哭聲是一樣的,然而,他們長大后習俗卻不同,這是因為后天的教育使他們這樣的。這句話反映了教育對人發展的作用。
9.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 )的建立。
A.學制 B.教育目的 C.班級管理制度 D.學校
9.【答案】A。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規教育,即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它從初等學校延伸到大學,并且除了普通的學術性學習以外,還包括適合于全日制職業技術訓練的許多專業課程和機構。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學制的建立。
10.我國1922年頒布的“壬戌學制”實行的是( )。
A.四四四制 B.五四三制 C.六三三制 D.八四制
10.【答案】C。解析:1922年,全國教育聯合會頒布了“壬戌學制”,又稱“新學制”或“六三三學制",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該學制明確以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作為劃分學校教育階段的依據,這在我國現代學制史上是第一次。
二、簡答題
1.簡述教育的經濟功能。
1.【參考答案】
教育的經濟功能表現為以下幾點。
(1)教育再生產勞動力。教育使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教育可以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和素質,使其成為專門的和發達的勞動力;教育可以改變勞動力的形態,把簡單勞動力訓練成復雜勞動力;教育可以使勞動力得到全面發展。
(2)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擴大科學知識的再生產。
2.簡述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表現。
2.【參考答案】
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做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三、材料題
材料: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父母、教師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父母們拼命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讓孩子從小背負起自己當年沒有完成的心愿。但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吳軍博士相信,“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吳軍的女兒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吳軍夫婦在培養女兒的方式上是獨特的。他們努力拼搏,做孩子的學習榜樣。在培養女兒的興趣上,吳軍會由著女兒的興趣,讓她學習和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女兒想讀小說時,也會讓她讀一會兒,吳軍也會引導女兒讀深一點的東西,他希望女兒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成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他希望女兒把教育看成是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而不是為未來的生計而學習的過程。從女兒進入高中階段開始,吳軍就和太太一起帶著女兒走訪了英國和美國的很多名牌大學,讓女兒自己去感受那些學校。吳軍夫婦對女兒獨特的教育方式,最終成就了女兒。
問題:
請結合“教育與人的發展”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
【參考答案】
(1)吳軍夫婦注重培養女兒的興趣,并加以適當引導,讓女兒憑借自己的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充分激發了女兒的主觀能動性。
(2)吳軍夫婦對女兒的培養體現了對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階段性和個別差異性的尊重。
第一,順序性。吳軍夫婦在女兒讀小說的時候沒有制止,并且會引導她讀一些有深度的書籍,體現了教育的循序漸進性。他們沒有提前讓女兒接觸自己無法理解的書籍,體現了對女兒成長的順序性的尊重。
第二,階段性。根據生涯發展階段理論,高中階段是個體綜合認識和考慮自己的興趣、能力與職業社會價值、就業機會,開始進行擇業嘗試的階段。吳軍夫婦帶女兒進人很多名牌大學,讓女兒在感受名校氛圍的過程中,開始考慮自己的社會價值和專業選擇,體現了對女兒成長的階段性的尊重。
第三,個別差異性。個別差異性是指個體之間的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之間,存在著發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每個孩子的興趣都有所不同,吳軍夫婦沒有讓女兒“隨大流”去各種興趣班學習,而是尊重女兒的興趣,讓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體現出對女兒成長的個別差異性的尊重。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