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是面試考察中的一項重要的思維能力。具備發散思維可以使得考生作答的內容更加的詳細、充實,更能體現一個考生思維的廣度和思維的活躍性。而這恰恰能夠說明考生是一個聰明的人,是一個善于思考和分析的人,這樣的考生更加能夠獲得考官的青睞。然而,對于很多考生這恰恰是其短板,看到題目沒有想法或者想法單一,沒有多少可以談的內容。所以今天中公教育就和廣大考生談談如何發散思維。
何為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指大腦在思考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
發散思維往往基于某一思維發散點,充分展開聯想,與其它事物建立某種聯系,從而實現思維在不同事物間進行跳躍和遷移。
在面試中,這一思維發散點就是題目本身,考生需要依據題目進行合理性發散,緊扣題目要求,進而再拓展思維面。如從“提筆忘字”現象聯想到漢字文化,再聯想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現狀。
如何發散思維
(1)主體分析法
從與之相關的不同主體切入進行分析。常見主體有個人、家庭、學校等企事業單位、政府、社會、國家/民族。
例:校園暴力事件?梢詮氖┍┱、被侵害者、家長、學校、政府等與之相關的不同利益主體進行分析。無論是影響,還是原因,亦或是對策,這些主體皆是關注重點。
(2)領域分析法
從與之相關的不同領域切入進行分析。主要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五大領域,需要注意的是往往五大領域一體,相互關聯,但在實際運用時需要突出重點。
例:地攤經濟?梢詮奈宕箢I域切入進行分析,政治上響應國家發展地攤經濟號召,經濟上促進城市和社會經濟發展,文化上打造城市特色文化(成都的地攤經濟已成一張城市名片),社會上方便了群眾生活也解決了民眾就業問題,生態上容易引發城市環境問題;
(3)時空分析法
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切入對核心話題進行分析。時間維度分為過去、現在、未來,空間包括內外、南北、東西、城鄉等地理空間和區位。
例:鄉村振興。時間上通過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強調鄉村變化,可以從現在的問題和村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突出差距;在空間上可以對比城鄉發展間的巨大差距突出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4)直接聯想法
提取題干信息中的關鍵詞,圍繞關鍵詞展開聯想分析。
例:單位要組織人員輪崗,小王的工作可能要被調動,小王因此不開心,情緒低落。你作為他的同事,怎么做他的思想工作。
提取題干信息:單位組織、輪崗、可能調動、情緒低落。
可從上述四個關鍵詞切入進行分析,“單位組織”意味著是單位統一的安排,“輪崗”可以分析輪崗的意義,“可能調動”說明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情緒低落”說明小王未認識到輪崗的意義以及這種消極情緒對于工作的影響。綜合上述并適當延伸展開即可形成作答的基本內容。
相關推薦: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